我國種植水稻歷史悠久,地域廣闊,是世界稻米主產(chǎn)國之一。我國每年水稻種植面積約3500萬h㎡,約占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29%?偖a(chǎn)稻谷1.92億噸,占糧食總產(chǎn)量的42%,無論種植面積和產(chǎn)量,在我國糧食作物中都居首位。
我國所有稻作區(qū)的稻田,歷來都有大量雜草發(fā)生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全國稻田雜草有200余種,其中發(fā)生普遍、為害嚴(yán)重、最常見的雜草約有40種(分布于各稻區(qū)為10~20種)。據(jù)調(diào)查,全國稻田草害在中等以上(2~5級)的面積達1546.7萬h㎡,其中嚴(yán)重為害(4~5級)面積為380萬h㎡,分別占水稻種植面積的46.8%和11.5%,損失糧食200多億 kg。在這些主要雜草之中,尤以稗草發(fā)生與為害的面積最大,多達1400萬h㎡。約占稻田總面積的43%,稗草不僅發(fā)生與為害的面積最大,而且造成稻谷減產(chǎn)也最顯著;異型莎草、鴨舌草、扁稈藨草、千金子、眼子菜等發(fā)生與為害面積次之。
我國幅員遼闊,不同地區(qū)氣候、土壤、耕作等條件各異,各地稻田雜草的種類、發(fā)生情況不同,稻田草害可以劃分成5個區(qū)。
1、 熱帶和南亞熱帶2~3季秀草害區(qū)
包括海南、云南、福建、廣東和廣西的嶺南地區(qū),年平均氣溫20~25℃,年降雨量1000mm以上。主要雜草種類有稗草、異型莎草、節(jié)節(jié)菜、水龍、尖瓣花、千金子、四葉萍、鴨舌草、日照飄拂草、草龍等。
2、 中北部亞熱帶1~2季稻草害區(qū)
主要是華中長江流域,是我國主要稻作區(qū)。包括閩北、江西、湖南南部直到江蘇、安徽、湖北、四川的北部,及河南和陜西的南部。年平均氣溫14~18℃,年降雨量1000mm左右。該區(qū)稻田雜草為害面積約占72%,其中中等以上為害面積占45.6%。發(fā)生普遍,為害嚴(yán)重的雜草有稗草、異型莎草、牛毛氈、水莎草、扁稈藨草、碎米莎草、眼子菜、鴨舌草、矮慈菇、節(jié)節(jié)菜、水莧菜、千金子、雙穗雀稗、野慈菇、空蓮子草、鯉腸、陌上菜、剛毛荸薺、螢藺和萍等。
3、 暖溫帶單季稻草害區(qū)
主要指長城以南的黃淮海流域,包括江蘇、安徽的北部,河南的中北部,陜西的秦嶺以北直至長城以南及遼寧南部,多為稻麥輪作區(qū)。年平均氣溫10~14℃,年降雨量600mm左右。稻田雜草為害面積約占91%,為害中等以上程度占71.5%。其中發(fā)生普遍、為害嚴(yán)重的有稗草、異型莎草、扁稈藨草、牛毛氈、野慈菇、水莧菜、鯉腸、眼子菜和鴨舌草等。
4、 溫帶稻田草害區(qū)
主要指長城以北的東北三省和西北、華北北部。年平均氣溫2~8℃,年降雨量50~700mm 。該區(qū)水稻面積較小,雜草發(fā)生相對南方為輕。主要雜草有稗草、扁稈藨草、眼子菜、牛毛氈、異型莎草等。
5、 云貴高原稻田草害區(qū)
包括云南、貴州、四川西南地區(qū)。年平均氣溫14~16℃,年降雨量1000 mm左右,地形地勢復(fù)雜。主要雜草有稗草、異型莎草、眼子菜、鴨舌草、澤瀉、野慈菇、四葉萍、螢藺、、牛毛氈、扁稈藨草等。
(二)稻田主要雜草及其發(fā)生規(guī)律
1、稻田主要雜草的生物學(xué)
稻田主要雜草的生物學(xué)見表3-3
表3-3 稻田主要雜草的生物學(xué)與發(fā)生特點(華北地區(qū))
雜草名稱
|
繁殖方式
|
出苗適溫(℃)
|
出苗期(月)
|
開花成熟期(月)
|
丁香蓼
|
種子
|
|
6~8
|
8~9
|
水莧菜
|
種子
|
|
5~9
|
7~10
|
節(jié)節(jié)菜
|
種子、匍匐莖
|
|
6~9
|
8~11
|
空心蓮子草
|
根莖、種子
|
15~35
|
5~6
|
7~10
|
眼子菜
|
根莖、種子
|
20~25
|
6~9
|
7~10
|
澤瀉
|
種子、球莖
|
|
4~6
|
7~9
|
矮慈菇
|
種子
|
20~22
|
6
|
7~9
|
稗草
|
種子
|
20~30
|
5~6
|
7~10
|
千金子
|
種子
|
|
5~6
|
8~11
|
陌上菜
|
種子
|
|
6~7
|
8~9
|
水莎草
|
種子、根莖
|
20~30
|
6~7
|
7~10
|
異型莎草
|
種子
|
30~40
|
5~8
|
8~10
|
扁稈藨草
|
種子
|
20~25
|
4~7
|
7~9
|
日照飄拂草
|
種子
|
30~40
|
5~6
|
8~10
|
紫萍
|
種子、芽
|
|
6
|
6~8
|
鴨舌草
|
種子
|
20~40
|
6~7
|
8~9
|
鯉腸
|
種子
|
|
5~6
|
7~10
|
2、水稻田雜草的消長規(guī)律
北方地區(qū),一般4用中旬平均達到7.3~10℃,有充足水分及氧氣時稗草即開始萌發(fā),4月末到5月初部分出土,5月末進入為害期;5月末到6月初土層10cm深處,地溫達15℃時,以扁稈藨草為主的莎草科雜草出土;6月上、中旬氣溫上升,慈菇、澤瀉、鴨舌草、雨久花、眼子菜、牛毛草等雜草開始大量發(fā)生,6月下旬至7月初進入為害期。
稻田雜草發(fā)生高峰期,受溫度、溫度、栽培措施的影響較大,多于播種后或水稻移栽后開始大量發(fā)生。就時間上劃分,一般稻田雜草發(fā)生高峰期大致可以分為3次,第1次高峰在5末至6月初,主要以稗草為主,占總發(fā)生量的45%~75%;第2次發(fā)生高峰在6月下旬,為扁稈藨草、慈菇、澤瀉發(fā)生期;第3次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,為眼子菜、鴨舌草、水綿等雜草的發(fā)生期。
3、稻田雜草防治適期
稻田雜草的發(fā)生規(guī)律,一般是播種(移栽)后雜草陸續(xù)出苗,播種(移栽)后7~10天出現(xiàn)第一雜草萌發(fā)高峰,這批雜草主要是稗草、千金子等禾本科雜草和異型莎草等一年生莎草科雜草;播種(移栽)后20天左右出現(xiàn)二次萌發(fā)高峰,這批雜草以莎草科雜草和闊葉雜草為主。由于第一高峰雜草數(shù)量大、發(fā)生早,故這些雜草為害性大,是雜草防治主攻目標(biāo)。
目前,稻田除草劑品種仍以土壤處理劑為主,主要是防治雜草幼芽。綜合稻田雜草的發(fā)生規(guī)律和除草劑的應(yīng)用性能,稻田雜草的防治應(yīng)立足早期用藥,即芽前芽后施藥;出除了苯達松、2甲4氯鈉鹽、麥草畏等防治闊葉雜草和敵稗、二氯喹啉酸等防治禾本科雜草的少數(shù)莖葉處理劑外,一般多要求在雜草3葉期以前施藥;因為在雜草3葉期以前施藥時,雜草的敏感期和除草劑的藥效高峰期相吻合,易于收到較好的除草效果。
(三)稻田雜草防治策略與除草劑應(yīng)用技術(shù)
1、稻田雜草常用除草劑性能比較
稻田常用除草劑的除草效果比較見表3-4
除草劑
|
馬唐
|
狗尾草
|
千金子
|
稗草
|
異型
莎草
|
水莎草
|
扁稈
藨草
|
四葉萍
|
鱧腸
|
鴨舌草
|
丁香蓼
|
眼子菜
|
澤瀉
|
野慈菇
|
丁草胺
|
6
|
6
|
6
|
6
|
5
|
4
|
1
|
3
|
4
|
3
|
3
|
3
|
2
|
1
|
丙草胺
|
6
|
6
|
6
|
5
|
6
|
5
|
2
|
6
|
4
|
6
|
5
|
5
|
2
|
1
|
異丙甲草胺
|
6
|
6
|
6
|
6
|
6
|
4
|
1
|
4
|
4
|
5
|
4
|
3
|
2
|
1
|
敵稗
|
3
|
3
|
3
|
6
|
1
|
1
|
1
|
1
|
1
|
2
|
1
|
1
|
1
|
1
|
克草胺
|
6
|
6
|
6
|
6
|
5
|
1
|
1
|
4
|
5
|
3
|
4
|
3
|
1
|
1
|
撲草凈
|
6
|
5
|
4
|
4
|
5
|
1
|
1
|
6
|
6
|
6
|
6
|
5
|
3
|
3
|
西草凈
|
5
|
4
|
4
|
4
|
4
|
1
|
1
|
5
|
5
|
6
|
6
|
6
|
5
|
5
|
芐嘧磺隆
|
4
|
3
|
2
|
2
|
6
|
4
|
2
|
5
|
6
|
6
|
6
|
5
|
5
|
5
|
吡嘧磺隆
|
4
|
4
|
5
|
3
|
6
|
3
|
3
|
6
|
6
|
6
|
6
|
5
|
5
|
4
|
乙氧氟草醚
|
6
|
6
|
6
|
6
|
6
|
1
|
1
|
4
|
5
|
5
|
6
|
1
|
1
|
1
|
甲氧除草醚
|
6
|
6
|
6
|
6
|
6
|
1
|
1
|
4
|
5
|
5
|
6
|
1
|
1
|
1
|
草枯醚
|
5
|
5
|
5
|
6
|
5
|
1
|
1
|
4
|
4
|
5
|
6
|
2
|
1
|
1
|
莎撲隆
|
4
|
4
|
4
|
4
|
6
|
5
|
5
|
6
|
5
|
5
|
6
|
4
|
1
|
1
|
殺草丹
|
6
|
6
|
6
|
6
|
3
|
1
|
2
|
5
|
5
|
5
|
6
|
2
|
2
|
1
|
禾草特
|
5
|
4
|
5
|
6
|
1
|
1
|
1
|
1
|
1
|
1
|
1
|
1
|
1
|
1
|
哌草丹
|
3
|
3
|
3
|
6
|
3
|
1
|
1
|
1
|
1
|
1
|
1
|
1
|
1
|
1
|
2甲4氯鈉鹽
|
1
|
1
|
1
|
1
|
5
|
4
|
4
|
5
|
6
|
6
|
6
|
6
|
5
|
4
|
惡草酮
|
6
|
6
|
6
|
6
|
6
|
4
|
3
|
6
|
6
|
6
|
6
|
2
|
5
|
1
|
苯達松
|
1
|
1
|
1
|
1
|
6
|
6
|
6
|
6
|
6
|
6
|
6
|
6
|
6
|
6
|
二氯喹啉酸
|
|
|
|
6
|
1
|
|
|
|
|
1
|
|
|
2
|
1
|
環(huán)庚草醚
|
6
|
5
|
5
|
6
|
6
|
1
|
1
|
4
|
4
|
5
|
6
|
2
|
1
|
1
|
(分級填寫:1-無效;2-效果差,防效50%以下;3-有一定除草效果,防效51-75%;4-除草效果一般,效果76-85%;5-除草效果好,效果86-95%;6-除草效果極好,效果達95-100%。)
2、水稻秧田雜草防治技術(shù)
(1)秧田雜草的發(fā)生特點 秧田雜草種類多,但為害較大的主要是稗草、莎草科雜草,以及節(jié)節(jié)菜、陌上菜、眼子菜等主要雜草。一般來說,稗草的為害最為普遍而且嚴(yán)重,它與水稻很難分清,不易人工剔除,常常做為“夾心稗”移入本田;另一在秧田為害較為普遍的是莎草科雜草,如扁稈藨草等,其塊莖發(fā)芽生長極快,不僅嚴(yán)重影響秧苗的生長,而且影響拔秧的速度和質(zhì)量;牛毛氈、藻類也形成某些地區(qū)性的嚴(yán)重為害。
在秧田雜草的發(fā)生時間上,稗草、球花堿草、牛毛氈一般在播后一星期內(nèi)陸續(xù)發(fā)生,而扁稈藨草、眼子菜等雜草要在播后10天左右才開始發(fā)生。
稗草的發(fā)生受氣溫影響很大。一般田間氣溫達到10℃以上時,在濕潤的表土層內(nèi),稗草種子才能吸水萌發(fā),隨著氣溫的升高,萌發(fā)生長加快。據(jù)調(diào)查,在華北地區(qū)從4月中旬就開始出土,到5月上旬便達到出土的高峰。稗草的發(fā)生歷期(17.3~17.6℃)分別為針前期5天、針期2天、一葉期1天、二葉期5~4天、三葉期6~5天、四葉期7~5天。莎草科雜草,扁稈藨草的越冬塊莖發(fā)芽較快,但一般要在10℃以上的平均氣溫時才能發(fā)芽,氣溫高發(fā)芽生長也加快。
(2)秧田雜草的防治技術(shù) 濕潤育秧田,可以進行播前和播種后苗前土壤處理及苗期莖葉處理。秧田雜草的防治策略:第一,防除秧田稗草是防除稻田稗草的關(guān)鍵所在,要抓好秧田稗草的防除;第二,秧田早期必須抓好以稗草為主兼治闊葉雜草的防除;第三,加強肥水管理,促進秧田早、齊、壯,防止長期脫水、干田是秧田雜草防除的重要農(nóng)業(yè)措施。生產(chǎn)中,通常在播后芽前和苗期進行施藥除草。
播種前處理,在整好苗床(秧板)后,以噴霧法(個別藥劑用撒施法)將配制好的藥劑(或藥)藥施于床面,間隔適當(dāng)時間,潤水播種,用藥液量通常為30~40 kg/畝。
播后苗前處理,露地濕潤育秧田,由于播后前不具有水層,廂(床、畦)面裸露而難維持充分濕潤,因此用藥量要比覆蓋濕潤育苗秧田提高20%~30%,用藥種類,應(yīng)選擇水旱兼用或?qū)λ忠蟛粐?yán)格的丁惡混劑、殺草丹、優(yōu)克稗、除草醚、草枯醚和丁草胺等,以保持穩(wěn)定的藥效;而如丙草胺(掃弗特)和禾草特(禾大壯),對水分條件要求比較嚴(yán)格,不宜在這種育苗秧田的播后苗前施用。
常用除草劑品種及應(yīng)用技術(shù)介紹如下。
惡草酮(惡草靈),以12%乳油100~150ml畝,或25%乳油50~75ml/畝,配成藥液噴施,施藥2~3天播種。
丁草胺,以60%丁草胺乳油80~100ml/畝,配成藥液噴施,施藥后2~3天播種?梢杂行Х莱薏荨⑸莸纫荒晟瘫究坪蜕菘齐s草,也能防治部分闊葉雜草。秧田使用丁草胺的技術(shù)關(guān)鍵為播前施藥,在齊苗前秧板上切忌積水,否則會產(chǎn)生嚴(yán)重的藥害,嚴(yán)重影響出苗率和秧苗的素質(zhì);秧田要平,秧苗一葉一心期施藥時,要灌淺水層,灌不到水的地段除草效果差,深灌的地段易產(chǎn)生藥害(丁草胺在秧田施用安全性差,在未探明其安全使用技術(shù)之前,一般不宜在秧田大量推廣使用丁草胺)。
禾草特,在特稗草1.5~2葉期,用96%禾草特乳油100~150ml/畝,拌細(xì)土或細(xì)沙撒施,主要防除稗草,其次抑制牛毛氈和異型莎草。當(dāng)氣溫穩(wěn)定在12~15℃、陰雨天數(shù)多、日照不足的情況下,使用禾草特后一周左右,水稻秧苗幼嫩葉首先出現(xiàn)褐色斑點,然后所有葉片均出現(xiàn)斑點,天氣轉(zhuǎn)晴、氣溫升高,斑點將自然消失。禾草特施藥后如遇大雨易形成藥害,水層太深,漫過秧心,易造成藥害。秧苗生長過弱施藥時也易產(chǎn)生藥害。
丁惡(丁草胺+惡草酮),以20%丁惡乳油100~150 ml/畝,配成藥液噴施,施藥后2~3天播種。
丁草胺(新馬歇特)+丙草胺(掃弗特),在水稻播種后2天用60%丁草胺乳油60ml /畝+30%丙草胺乳油60 ml/畝,配成藥液噴霧,常規(guī)管理,可以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、莎草科和闊葉雜草。二者復(fù)配除草效果好,而且對作物安全。
丁草胺(新馬歇特)+丙草胺(掃弗特),在水稻播種后2天用60%丁草胺乳油60ml /畝+96%禾草特乳油100 ml/畝,配成藥液噴霧,常規(guī)管理,可以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、莎草科和闊葉雜草。二者復(fù)配沒有增效作用,但可以擴大殺草譜,而且對作物安全。
苯達松,在稻苗3~4葉期,用48%苯達松水劑100~150 ml/畝,配成藥液,排干水層后噴施,藥后一天復(fù)水?梢苑莱菘齐s草、鴨舌草、矮慈菇、節(jié)節(jié)菜等。
3、水稻直播田雜草防除技術(shù)
直播稻可分為水直播稻和旱直播稻兩類,旱直播又可分為旱播水管稻和旱(陸)稻兩種。而根據(jù)耕作方法的不同又可分為耕翻直播和少、免耕直播。三種類型直播田雜草發(fā)生規(guī)律大體趨勢都有兩個發(fā)草高峰。針對直播稻田雜草發(fā)生規(guī)律,應(yīng)貫徹以化學(xué)防治為重點,農(nóng)業(yè)防治與化學(xué)防治相結(jié)合的綜合防治策略,以苗壓草、以藥滅草、以水控草、以工拔草。應(yīng)及時采取一封、三除、三補的化學(xué)除草技術(shù)體系。具體地區(qū)或田塊可以一封一補、一封一除、一除一補或一次性除草。
(1)播前施藥 各地可根據(jù)當(dāng)?shù)氐牟シN、栽培方式、草相等情況,合理選用除草劑。
稻田開溝平整后,趁渾水(水層3~5 cm)每畝25%惡草酮(惡草靈)乳油75~100ml,用原瓶裝惡草靈甩滴全田,施藥后保水層2~3天,然后排水播種;也可以開溝平整后,灌上水層,每畝用60%丁草胺乳油100 ml拌濕潤細(xì)土均勻撒施。待2~3天田水自然落干播種。
(2)播后苗前施藥 旱直播稻田可選用36%丁. 惡乳油150ml;水直播稻田可選用30%丙草胺(掃弗特)乳油120ml、30%丙草胺(掃弗特)乳油100ml/畝+10%芐嘧磺隆15g/畝。
(3)苗后處理 水稻(雜草)不同葉齡期、雜草不同種群組合可選用不同的化學(xué)藥劑:旱直播稻田:可選用50%二氯喹啉酸可濕性粉劑20~30g/ 畝+苯達松水劑100~150ml/ 畝;水直播稻田:可選用10%芐嘧磺隆15 g/ 畝+90%高效禾草丹乳油110 ml/ 畝、36%二氯.芐可濕性粉劑40g/ 畝、50%二氯喹啉酸可濕性粉劑20~30g/畝+48%滅草松水劑100~150ml/ 畝、48%苯達松150 ml/ 畝+20%2甲氯150 ml/畝、96%禾草特乳油150~200 ml/ 畝等。
4、水稻移栽田雜草防除技術(shù)
(1)水稻移栽田雜草的發(fā)生特點 移栽稻田的特點是秧苗較大,稻根入土有一定的深度,抗藥性強;但其生育期較秧田長,一般氣溫適宜,雜草種類多,交替發(fā)生;因此,施用藥劑的種類和適期也不同。一年生雜草的種子因水層隔絕了空氣,大多在1cm以內(nèi)表土層中的種子才能獲得足夠的氧氣而萌發(fā):一般這類雜草在水稻移栽后3~5天,稗草率先萌發(fā),1~2周內(nèi)達到萌發(fā)高峰。多年生雜草的根莖較深,可達10cm以上,出土高峰在移栽后2~3周。
(2)水稻移栽田雜草的防治技術(shù) 根據(jù)各種雜草的發(fā)生特點,對水稻移栽本田雜草的化學(xué)防除,當(dāng)前的策略是很抓前挑治中、后期。通常是在移栽后的前(初)期采取土壤處理;以及在移栽后的后期采取土壤處理或莖葉處理。前期(移栽前至移栽后10天),以防除稗草及一年生闊葉雜草和莎草科雜草為主;中后期(移栽后10~25天)則以防除扁稈藨草、眼子菜等多年生莎草和闊葉雜草為主。具體的施藥形式可以分在移栽前、移栽后前期和移栽后中后期3個時期進行。
在水稻本田施用除草劑,除要求必須撤干水層噴灑到莖葉上的幾種除草劑外,其他都應(yīng)在保水條件下施用,并且大部分藥劑施藥后需要在5~7天內(nèi)不排水、不落干,缺水時應(yīng)補灌至適當(dāng)深度。
排草凈、惡草靈、丁惡混劑和莎撲隆,在移栽前施用最好。因為移栽前施用可藉拉板耢平將藥劑趕勻,并附著于泥漿土的微粒下沉,形成較為嚴(yán)密的封閉層,比移栽后施用效果好而安全。水稻移栽前用除草劑,多是在拉板耢平時,將已配制成的藥土、藥液或原液,就混漿水分別以撒施法、潑澆法或甩施法施到田里。撒施藥土的用量為20kg/畝,潑澆藥液的用量為30 kg/畝。
移栽后前(初)期封閉填表的處理方法,已被廣泛應(yīng)用。移栽后的前期是各種雜草種子的集中萌發(fā)期,此時用藥容易獲得顯著效果。但這一時期以恰是水稻的返青階段,因此使用除草劑的技術(shù)要求嚴(yán)格,防止產(chǎn)生藥害。施藥時期,早稻一般在移栽后5~7天,中稻在移栽后5天左右,晚稻在移栽后3~5天。此外,還應(yīng)根據(jù)不同藥劑的特性、不同地區(qū)的氣候而適當(dāng)提前或延后。藥劑安全性好或施藥時氣溫較高、雜草發(fā)芽和水稻返青扎根較快,可以提前施藥;反之,則適當(dāng)延后。施藥方法,以藥土撒施或藥液潑澆為主。大部分除草劑還可結(jié)合追肥拌化肥撒施。
水稻移栽后的中后期,如有稗草和莎草科雜草及眼子菜、鴨舌草、矮慈菇等一些闊葉雜草發(fā)生,可于水稻分蘗盛期至末期施用除草劑進行防治。
下面分別介紹一些常用除草劑的應(yīng)用技術(shù)。
莎撲隆,移栽前1~2天,用50%莎撲隆可濕粉200~400g/ 畝,制成藥土撒施或配成藥液潑澆,并攪拌于3~5cm表土層中。在移栽后5天左右,用50%莎撲隆可濕粉100~200 g/ 畝,制成藥土撒施。此藥劑處理主要用于防除扁稈藨草、異型莎草、螢藺等莎草科雜草較多的稻田。
一般雜草發(fā)生較少的地塊,田間雜草主要為稗草、一年生莎草、一年生闊葉雜草的田塊,可以用下列除草劑:丁草胺,在移栽前1~2天,也可在移栽后2~4天,用60%丁草胺乳油100~150ml/畝,制成藥土撒施或配成藥液潑澆。惡草酮,在水稻移栽前2~3天,用12%乳油100~150 ml/畝、25%惡草靈乳油50~75 ml/畝;也可在移栽后3~7天,用12%惡草酮乳油100~150ml/畝,制成藥土撒施或配成藥液潑澆。殺草丹(禾草丹),在移栽前2~3天或水稻移栽后3~7天,用50%殺草丹乳油200~400ml/畝,制成藥土撒施或配成藥液潑澆,還可用原液或加等量水配成母液甩施。在有機質(zhì)含量過高或用稻草還田的地塊,最好不用殺草丹,以免造成水稻矮化。草枯醚,移栽前3天,用20%草枯醚乳油400~600ml/畝,制成藥土撒施或配成藥液潑澆。在移栽后2~4天,用20%草枯醚乳油400~600 ml/畝,制成藥土撒施。大苗移栽田,在移栽后3~7天,用24%乙氧氟草醚乳油10~20 ml/畝,配成細(xì)藥砂撒施,或?qū)λ疂娛瑢Π薏、異型莎草、鴨舌草、水莧菜、益母草、節(jié)節(jié)菜等一年生雜草有90%以上的除草效果。施藥時要有一定水層,在施藥田塊內(nèi)由于土地高低不平,往往水深處發(fā)生藥害,尤其在秧苗小、水浸到稻葉時藥害更為嚴(yán)重,而水淺處可能由于受藥量少而除草效果差。試驗表明,不論水層深淺,小秧苗的藥害比老壯秧苗藥害重;處在深水層的秧苗藥害比淺水層的重,尤其是小苗處于深水層,葉片常浸在水中,藥害嚴(yán)重,但大苗在淺水層下用藥,對秧苗的生長無明顯的影響。施藥后1天排水會降低藥效,而施藥后4天排水不影響藥效。該藥劑在田間分解快,對后茬無殘留影響。用藥量以有效成分2~2.5g/畝,在插秧后3~5天內(nèi)用藥的田塊內(nèi),水稻株高、植株及根的鮮重和對照相近,并無抑制分蘗的現(xiàn)象但用量以有效成分達5 g/畝,其水稻分蘗比對照減少3.2%~12.7%。插秧后4天內(nèi)用藥防除稗草效果達100%,主要是由于此時稻田內(nèi)稗草種子剛萌芽,幼芽都浸在水內(nèi)易被殺死;如在插秧后8天施藥,部分稗草已頂出水面,防除效果明顯降低;如在插秧后15天施藥,大部分稗草已頂出水面,防除效果很差。在移栽后5~10天,用96%禾草特乳油100~200ml/畝,制成藥土撒施或配成藥液潑澆。甲羧除草醚,在移栽后4~6天,用80%治草醚可濕性粉150~200g/畝,制成藥土撒施或配成藥液潑澆。殺草胺,在移栽后3~5天,用60%殺草胺乳油60~120ml/畝,制成藥土撒施或配成藥液潑澆。丙草胺(掃弗特),水稻移栽后5~7天,用50%丙草胺乳油60ml/畝,制成藥土撒施。丁草胺+惡草酮,在移栽前2~3天,用60%丁草胺乳油80ml/畝+25%惡草靈乳油40ml/畝,或20%丁惡(丁草胺和惡草靈的混劑)乳油100~150 ml/畝,制成藥土撒施或配成藥液潑澆。禾草特+惡草酮,移栽后5~7天,用96%禾草特乳油100~150 ml/ 畝+25%惡草酮乳油50 ml/畝,制成藥土撒施或配成藥液潑澆。
一般雜草發(fā)生較重的地塊,田間雜草主要為稗草、莎草科雜草、闊葉雜草和其他多種單子葉雜草,可以用下列除草劑:丁草胺+芐嘧磺隆,在移栽后5~7天,用60%丁草胺乳油80~100 ml/畝+10%芐嘧磺隆可濕粉15~20g/畝,制成藥土撒施?梢杂行Х莱薏荨⑴C珰、扁稈藨草、雨久花、慈菇、螢藺等多種雜草。在粳稻移栽田施用,對水稻分蘗稍有抑制作用。芐嘧磺隆+哌草丹,在移栽后5~7天,用50%優(yōu)克稗乳油150ml/畝+10%芐嘧磺隆可濕粉15~20g/畝,制成藥土撒施。芐嘧磺隆+殺草丹,在移栽后5~7天,用50%殺草丹乳油200ml/畝+10%芐嘧磺隆可濕粉15~20 g/畝,制成藥土撒施。芐嘧磺隆+環(huán)庚草醚,在移栽后5~7天,用10%環(huán)庚草醚乳油10~15 ml/畝+10%芐嘧磺隆可濕粉15~20g/畝,制成藥土撒施。異丙甲草胺+芐嘧磺隆,在移栽后5~7天,用72%異丙甲草胺乳油15ml/畝+10%芐嘧磺隆可濕粉15~20 g/畝,制成藥土撒施。異丙甲草胺與芐嘧磺隆混用在除草譜上表現(xiàn)出明顯的互補性。在以禾本科和莎草為主的地區(qū),單用異丙甲草胺就能有效地防除主要的一年生雜草;但在草相復(fù)雜、闊葉雜草種類和數(shù)量較多的地區(qū),異丙甲草胺與芐嘧磺隆混用可以表現(xiàn)出現(xiàn)優(yōu)秀的除草效果。二者混用對水稻安全。乙草胺+芐嘧磺隆,在移栽后5~7天,用50%乙草胺乳油15 ml/畝+10%芐嘧磺隆可濕粉15~20 g/畝,制成藥土撒施。丁草胺+吡嘧磺隆,在移栽后5~7天,用60%丁草胺乳油80~100 ml/畝+10%吡嘧磺隆可濕粉10~15 g/畝,制成藥土撒施。哌草丹+吡嘧磺隆,在移栽后5~7天,用50%哌草丹乳油150 ml/畝+10%吡嘧磺隆可濕粉10~15 g/畝,制成藥土撒施。吡嘧磺隆+哌草丹,在移栽后5~7天,用50%哌草丹乳油150ml/畝+10%吡嘧磺隆可濕粉10~15g/畝,制成藥土撒施。吡嘧磺隆+殺草丹,在移栽后5~7天,用50%殺草丹乳油200ml/畝+10%吡嘧磺隆可濕粉10~15g/畝,制成藥土撒施。吡嘧磺隆+環(huán)庚草醚,在移栽后5~7天,用10%環(huán)庚草醚乳油10~15ml/畝+10%吡嘧磺隆可濕粉10~15 g/畝,制成藥土撒施。異丙甲草胺+吡嘧磺隆,在移栽后5~7天,用72%異丙甲草胺乳油15 ml/畝+10%吡嘧磺隆可濕粉10~15 g/畝,制成藥土撒施。乙草胺+吡嘧磺隆,在移栽后5~7天,用50%乙草胺乳油15 ml/畝+10%吡嘧磺隆可濕粉10~15 g/畝,制成藥土撒施?瞬莅+芐嘧磺隆,南方大苗移栽田,于移栽后5~7天,用25%克草胺乳油80~100 ml/畝+10%芐嘧磺隆可濕粉15~20 g/畝,制成藥土噴施或配成藥液噴施、潑澆。克草胺+吡嘧磺隆,南方大苗移栽田,于移栽后5~7天,用25%克草胺乳油80~100 ml/畝+10%吡嘧磺隆可濕粉10~15g/畝,制成藥土噴施或配成藥液噴施、潑澆。禾草特+芐嘧磺隆,在移栽后7~10天、稗草3葉期左右,用96%禾草特乳油100ml/畝+10%芐嘧磺隆可濕粉15~20 g/畝,制成藥土噴施或配成藥液潑澆。禾草特+吡嘧磺隆,在移栽后7~10天、稗草3葉期左右,用96%禾草特乳油100ml/畝+10%吡嘧磺隆可濕粉10~15g/畝,制成藥土噴施或配成藥液潑澆。甲磺隆+芐嘧磺隆,在水稻移栽后早稻7~9天、晚稻6~12天,以10%新得力可濕粉劑(甲磺隆1.75+芐嘧磺隆8.25)5~9 g/畝,在以稗草較多的地塊畝用量應(yīng)提到7~9 g/畝,在稗草較少而矮慈菇及其他雜草為主的田塊用藥量一般為5~7 g/畝。配成藥液噴施?梢杂行Х莱炋A、牛毛氈、異型莎草、鴨舌草、節(jié)節(jié)菜、陌上菜、四葉萍等多種闊葉雜草,對矮慈菇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。該藥對特稗草主要起抑制作用,其抑制能力隨用藥量的增加而提高。對水稻株高有一定的影響,而處理后20天能基本恢復(fù)。
對于矮慈菇等發(fā)生嚴(yán)重的田塊,在水稻移栽前一天,施用10%芐嘧磺隆可濕粉15~20g/畝,以藥土法撒施。可以有效防除矮慈菇及其他多種闊葉雜草、莎草。水稻移栽后,于一年生闊葉雜草和部分莎草科雜草2葉期左右,可單用10%芐嘧磺隆可濕粉15~26g/畝,制成藥土撒施,施藥期間田間保水層2 天左右。試驗表明,水稻移栽后1~8天施藥,此時雜草出芽前至2~3葉期,除草效果最好;在插秧后15天施藥,除草效果開始下降。試驗表明,以10%芐嘧磺隆可濕粉15g/畝,可以有效地防除稻田中的節(jié)節(jié)菜、鴨舌草、瓜皮草、益母草、眼子菜等闊葉雜草,平均防效為96%,對水莎草、螢藺等多年生莎草科雜草也有一定的除草效果,平均防效為71.0%,對稗草的防效較差。該藥對深水稻安全,對深水稻分蘗有一定的促進作用。持效期一般為45~57天。正常情況下施藥,對后薦小麥、油菜的生長不良影響。
對于多年生莎草和闊葉雜草較多的田塊,可以在一年生闊葉雜草和部分莎草科雜草2葉期左右、稗草1.5~2葉期,可單用10%吡嘧磧隆可濕粉或10%芐嘧磺隆可濕粉10~18g/畝,制成藥土撒施。據(jù)試驗,施藥后在土表淋水或灌一定深度的水層,可以明顯提高防除效果。
對于稗草較重的田塊,在移栽后2~4天,稗草2葉期以前,用50%哌草丹乳油150~250ml/畝,制成藥土撒施或配成藥液潑澆。
環(huán)庚草醚,在移栽后5天左右,用10%艾割乳油13~20ml/畝,制成藥土撒施。施藥時必須保持一定的水層,3~5天內(nèi)不能排水,否則除草效果將下降。試驗表明,用10%艾割乳油13~20ml/畝,在水稻移栽后4~6天兌水灑施,對稗草效果在84.5%~96.4%,防除異型莎草的效果在88%~92%,對鴨舌草、節(jié)節(jié)菜防效較差,對眼子菜、矮慈菇無效果。在水稻插秧后3~4天施藥,此時稗草、異型莎草剛剛萌芽,草苗尚未頂出水面,防除效果較好,待雜草長大后伸出水面,防除效果將明顯下降。
莎稗磷,在水稻移栽后4~8天,用莎稗磷有效成分30g/畝,配成藥土撒施或配成藥液噴施?梢杂行Х莱荒晟瘫究坪蜕菘齐s草。施藥時保持水層3~6cm,田間保水4~5天。
二氯喹啉酸,在水稻移栽后7~15天、稗草2~3葉期,用50%快殺稗可濕粉40g/畝,制成藥土撒施或配成藥液潑澆,而以藥液噴霧效果最好。如藥量加大50%,能防除4~6葉大稗草。快殺稗施藥時對水層管理要求不太嚴(yán)格,田間保持1~2寸水層、淺水層、排于水均可,但以快殺稗施藥時排于田間水層的除稗效果最佳。殺稗持效期一般可達28~35天,基本上可以達到一次施藥控制整個生育內(nèi)的稗草為害。
苯達松,在移栽后10~20天,用48%苯達松水劑150~250ml/畝,以藥液噴霧法施入,噴藥前一天排水,噴藥后一天復(fù)水。此藥對水稻比較安全,如扁稈藨草發(fā)生比較嚴(yán)重,可以適當(dāng)加大藥量。
2甲4氯鈉鹽,在水稻移栽后15~25天,用20%2甲4氯鈉鹽水劑140~280ml/畝,以藥液噴霧法施入。噴藥前一天排水,噴藥后一天灌水。
二氯喹啉酸+苯達松+2甲4氯鈉鹽,在移栽后10~15天,用50%二氯喹啉酸可濕粉40g/畝+48%苯達松水劑100ml/畝+56%2甲4氯鈉鹽原粉35g/畝,以藥土撒施法或藥液噴霧法施入。噴藥前一天排水,噴藥后一天灌水。
禾草特+苯達松+2甲4氯鈉鹽,在移栽后10~15天,用96%禾草特乳油150~200ml/畝+48%苯達松水劑100ml/畝+56%2甲4氯鈉鹽原粉35 g/畝,以藥土撒施法或藥液噴霧法施入。噴藥前一天排水,噴藥后一天灌水。
二氯喹啉酸+苯達松+麥草畏,在移栽后10~15天,用50%二氯喹啉酸可濕粉40g/畝+48%苯達松水劑100ml/畝+48%麥草畏水劑13.3ml/畝,以藥土撒施法或藥液噴霧施入。噴藥前一天排水,噴藥后一天灌水。
禾草特+苯達松+麥草畏,在移栽后10~15天,用96%禾草特乳油150~200ml/畝+48%苯達松水劑100ml/畝+48%麥草畏水劑13.3ml/畝,以藥土撒施法或藥液噴霧施入。噴藥前一天排水,噴藥后一天灌水。
苯達松+2甲4氯鈉鹽,在移栽后15~25天,用48%苯達松水劑150ml/畝+56%2甲4氯鈉鹽原粉30~60g/畝,以藥液噴霧法施入。噴藥前一天排水,噴藥后一天灌水;煊帽葐斡帽竭_松成本低,比單用2甲4氯安全。
二氯喹啉酸+芐嘧磺隆,在水稻移栽后10~15天,用50%二氯喹啉酸可濕粉30g/畝+10%芐嘧磺隆可濕粉15~26g/畝,以藥土法撒施或以噴霧法施藥。
二氯喹啉酸+吡嘧磺隆,在水稻移栽后10~15天,用50%二氯喹啉酸可濕粉30g/畝+10%吡嘧磺隆可濕粉10~18g/畝,以藥土法撒施或以噴霧法施藥。
二氯喹啉酸+撲草凈,在水稻移栽后10~15天,用50%二氯喹啉酸可濕粉30g/畝+50%撲草凈可濕后粉50~75g/畝,以藥土法撒施或以噴霧法施藥。
二氯喹啉酸+西草凈,在水稻移栽后10~15天,用50%二氯喹啉酸可濕粉30g/畝+25%西草凈可濕粉100~150g/畝,以藥土法撒施或以噴霧法施藥。
二氯喹啉酸+苯達松,在水稻移栽后10~15天,用50%二氯喹啉酸可濕粉30~40g/畝+48%苯達松水劑150ml/畝,以藥土法撒施或噴霧法施藥。